大茅山:思路决定出路的改革样板

江西农业农村融媒体 2021-05-06 17:19:33 订阅


江西省大茅山集团公司前称江西大茅山综合垦殖场,成立于1957年,现已走过60多年的光辉历程。

60年岁月,销蚀了大茅山的一栋栋老建筑,也带走了一批批老农垦人。但岁月磨灭不了永恒的大茅山精神,当年农垦人留下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历久弥新,在一代代农垦人的擦拭下,在全场人员的奋力拼搏下,大茅山垦殖场旧貌换新容,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现如今,走进大茅山垦区,映入眼前的一处处青山绿水和一座座秀美村庄,似乎是一个个农垦代言人,向远方而来的客人讲述当年大茅山辉煌的历史以及那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实践。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富丽秀美的“富春山居图”中,一场新的关于深化农垦改革的浪潮正在垦区内部不断翻滚,推动大茅山向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1、辉煌的历史


▲农垦危旧房改造异地集中新建安置小区


1957年,以省、市机关干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军官为主体,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响应中央“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号召,来到大茅山,创建了国营大茅山综合垦殖场。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垦区的建设者们不仅生产出了自己需要的部分粮食,还生产了大量国家急需的木材、毛竹,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为农垦事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垦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朱德、汪东兴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他们先后到大茅山进行视察和指导,给大茅山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受限于体制机制因素,大茅山在对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开始出现困境,加之国家宏观调控、流动资金短缺,大茅山尽管仍有一些企业、产业和产品,但总体已是步履蹒跚、发展缓慢,从1996年起持续多年经济滑坡。深化内部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的探索


▲池口秀美乡村景色


早在1992年,省人民政府就已批准大茅山垦殖场组建大茅山企业集团,希望大茅山能适应发展的市场经济,剥离农垦场办社会职能,走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


1994年12月

大茅山垦殖场正式改组为“江西省大茅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启了大茅山农垦改革之路。

2004年—2009年

大茅山剥离了企业办政法、教育、医院等社会职能,2011年完成企业改制工作目标。

2016年12月19日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巩固上一轮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成果,用2年时间将农垦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2017年年底

大茅山镇正式批准设立,经审批的大茅山镇在集团原辖区范围内设立9个社区,主要承担集团内农业农村、计划生育、民政救助、社会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等社会管理职能。


该镇的设立无疑是大茅山朝社企分开方向迈出的一大步,但其中纠结的是,新设立的大茅山镇“如同虚设”,因为新设立的镇只能管“人”,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山林、矿产等重要资源依旧属于集团公司,失去经济基础的大茅山镇构建上层建筑,就如同空中搭建楼阁。而如果剥离集团公司辖区范围内的重要资源至大茅山镇,对没有完全形成现代化企业运行的集团公司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社企如何更好地分开,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如果社企分开是大茅山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构建现代企业则是大茅山需要作出的长远考虑。


大茅山集团公司是集有色金属、水力电能、机械制造、建筑工程、农林产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有农垦企业,但真正意义上的独有企业只有发电公司,其他企业或是以资源、资金入股,如持有金山金矿24%股权、三和金业14%股权、大茅山风景名胜区19%股权等;或是采取政府“招商引资”方式,在集团公司辖区范围内搭建平台,引进公司进行产业打造。从某种意义来说,大茅山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依旧极度依赖现有的自然资源。


大茅山如何结合本地实际,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服务,使企业具备再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现代化国有企业,还需作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3、思路决定出路


▲主提升井


大茅山和全国其他垦殖场一样,在改革当中,一样存在疑惑,一样存在瓶颈,“但无论怎样改革,都要不忘初心,我们的初心就是让大茅山的职工过上好日子,为社会创造价值。”大茅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伟说,在他看来,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来解决,只有让大茅山的根扎稳,当前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为此,黄伟和全体公司干部职工结合本地实际,为公司制定了“以改革为抓手,保护绿色生态,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内抓管理、外抓产业”“一产稳垦、二产兴垦、三产融合”的发展口号。


就当前大茅山的实际来看,依旧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期间,其中涉及的人、土地、资源等各种关系还需理顺和确定,对改革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按兵不动。因此,在保护绿色生态的大前提下,必须让富民产业稳垦定垦,而属于一产的农业和林业则是最佳选择。


大茅山垦殖场全场国土面积248.2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36万亩,森林覆盖率91.5%,是典型的山区地带,在传统经营方式下,垦区职工群众难以致富。


▲大茅山集团公司中草药基地  铁皮石斛


为此,集团公司引进了江西青舍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大茅山中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茅山黄精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西双成药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大健康”和绿色生态产业,打造了“农文旅”田园综合体项目—青舍里田园综合体(池口)和林下中药材产业。其中,青舍里田园综合体(池口)项目预计投资20亿元,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农工及农民8000亩的种植规模增收致富;三叶青、黄精、枳壳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平均亩产值可达3.5万元。致富产业让广大职工群众尝到了致富甜头。


大茅山要兴旺起来,还必须依靠工业打下扎实的基础。集团公司通过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合作组建金山矿业公司,建成“三绿”(绿化矿山、绿水环保、绿色工艺)生态型环保矿山,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开采生产黄金产品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2017年9月,金山矿业3000吨/日采选扩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6.8亿元。同时,通过招商引进中游企业三和金业,对金山矿业开采的“呆矿”—高砷金精矿,采用“高砷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让“呆矿”变为“金窝窝”,此项工艺被公认为“全球绿色环保提金工艺”,2017年9月,集团公司自筹资金563万元成功收购三和金业4%的股权,2018年,集团公司完成三和金业10%的股权收购工作。最后通过下游企业一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对金山矿业的尾矿、三和金业的冶炼渣等二次资源进行综合回收、无害化及无尾化处理。公司还在水电站增效扩能技改和建筑公司提级增效方面进行了投资和提升。


工业兴旺为集团公司积累了厚实的经济,为公司以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改革和发展都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当前的使命就是要为以后的大茅山打下发展基础,使大茅山成为真正的‘富春山居图’。”黄伟说。


目前,全集团公司在“三变三化三合”的改革主线指导下,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19亿元,营业收入4.06亿元,利润总额2948.4万元,上交税费3153.6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在大茅山全体人员的不懈拼搏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我们相信,大茅山必将擘画出“快乐农业、幸福农工、美丽农场”的秀美画卷。


来源:江西农业杂志社  刘宗衍

责任主编:陈博文
56
0
写评论

发布
取消
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