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稻油三熟制油菜密植丰产高效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稻稻油三熟制生产在稳粮增油和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水稻种植方式改变、经营理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生产发展空间受到了较大压制。针对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种植和收获季的突出矛盾、田间生产逆境因素多、三熟制稻油品种搭配不合理、配套的轻简高效技术缺乏、种植效益低等问题,本项目集成了稻稻油三熟制油菜密植丰产高效技术模式。通过该技术,实现了晚稻秸秆的全量还田,解决了播种时秸秆缠绕旋耕机刀片,秸秆分布不匀影响油菜出苗,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长期悬而未解的难题;通过密植栽培,实现了以密补迟、以密增产、以密省肥、以密防草、以密适机的目的;采用免耕直播、联合机播等轻简化播种技术,简化了种植环节的工作,提供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化肥农药减施,提高了肥料、农药的利用率。实现了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生产茬口衔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周年高效,促进了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生产向高质化、高效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变。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2014年,“稻稻油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通过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并作为重要技术之一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江西省双低油菜免耕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2015-2022年,结合机收切草还田技术、密植丰产技术、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集成稻稻油三熟制油菜密植丰产高效技术。2014年以来在安福、万安、吉水、宁都、于都、定南、袁州区等三熟制油菜主产区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2022年在定南县、安福县开展了稻稻油三熟制油菜密植丰产高效技术展示并通过专家测产验收,亩实产分别达123.2 kg、132.1 kg。目前该技术正在江西稻稻油三熟区推广应用。

 

免耕直播开沟


 

油菜密植防草


 机收减损



(三)提质增效情况

与传统模式相比,应用该技术可增产油菜15%以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5%左右,亩节本增收200元以上。同时该技术模式具有缓解茬口矛盾、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用工投入、增产增收等优点,可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推进粮油协调发展,确保粮油安全有效供给,促进江西三熟制油菜绿色、轻简、高效发展。

(四)技术获奖情况

该技术中的“免耕直播技术”获得2014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二、技术要点

1.稻稻油品种搭配:早稻选用早熟或中熟偏早品种,晚稻选用10月25日前收割的品种。油菜要选用生育期180天左右,例如赣油杂906、赣早油1号、阳光131等丰产、优质、多抗的早熟“双低”油菜品种。

2.晚稻适时排水晒田:根据晚稻成熟进程、土壤保水能力和天气形势,适时排水。保水能力强的田块,水稻收割前8~10 天排水;保水能力差的田块,水稻收割前6~7 天排水。

3.晚稻秸秆切碎喷洒还田:晚稻收割时,在水稻联合收割机上加装切草、喷草装置,收获时同步将稻草切碎并喷撒均匀,留茬高度30~40厘米。

4.种子包衣或拌种:用“种卫士”、“麦甜夏甜”等进行包衣或拌种,增强抗逆性,防菜青虫、蚜虫、猝倒病、根腐病、霜霉病等,确保苗全苗壮。

5.适时抢墒早播:墒情要求土壤以手捏成团且松手即散为宜,确保机开沟时土能均匀盖到畦面。采用免耕直播(在秸秆机械粉碎喷撒还田后进行人工或辅助机具撒肥撒种、机械开沟、均匀盖土的技术)或联合机播(一次性完成灭茬、浅耕、播种、施肥、除草和开厢沟等各个环节作业)方式,油菜10月20日左右播种,最迟至11月上旬,即晚稻收获后抢墒早播。

6.合理密植:亩用种量300~350克,亩种植密度3~4万株。油菜播期每推迟5~10天,播量增加50克/亩可达丰产要求。

7.化肥减施:提高种植密度,适当降低施肥水平,科学施肥推荐使用油菜专用缓释肥。使用“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肥35~40公斤/亩作底肥,对于冬前生长不足或叶色偏淡的可适当追肥,一般全程可不追肥。

8.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为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建议播种前用“种卫士”、“麦夏甜”等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苗前期各种病虫。①除草。播种后3天以内,可选用芽前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②防虫。苗期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菜青虫、蚜虫、猿叶虫。③防病。初花期和盛花期采用无人机喷洒啶酰菌胺或咪鲜胺,预防菌核病1~2次,间隔7~8天。

9.机收减损:通过增加密度来减少单株油菜的分枝数,提高角果成熟的一致性,从而减少机收损失。在适宜收获期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收获;或在油菜角果八成黄时,采用分段收获,即人工或机械割倒,4~5天后(95%以上的角果已干燥)机械捡拾脱粒。

三、适宜区域

本技术适用于江西、湖南、湖北等稻稻油三熟区。

四、注意事项

切草还田时,水稻留茬高度不低于30 厘米,以防止铺撒在地面上的稻草量过大,影响油菜播种出苗。

播种时,根据土壤墒情、播期、施肥量、播种方式等调整播种量,确保种植密度达到3~4万株/亩,从而实现丰产、省肥、防草、适机的目的。

五、技术依托单位

(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莲塘北大道1738号

邮政编码:330200

联系人:熊洁

联系电话:15270975905

电子信箱:ixiongjie@163.com

(二)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359号江西省农业检验检测综合大楼416室

邮政编码:330046

联系人:孙明珠

联系电话:15979045429

电子信箱:sunmingzhu518@163.com 

等级提示
该模块需登录查看
傲亚信息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