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发送给朋友 |
![]() 分享到朋友圈 |
一、利用水调法改善制种田间小气候。
高温热害影响水稻种子的灌浆、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发芽率等。水调法是最实用的应对高温热害的方法。对处于扬花授粉期的春季制种田块,可灌深水降温,高温期间保持田间8厘米左右的深水层(平田埂),水源充足的地方可灌长流水或有条件的基地可挖水井,用地下水活水深灌;对处于灌浆结实期的杂交水稻制种田块,可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层进行降温;对处于近收割期的制种田块,可灌跑马水,保持薄水,干湿交替,促种子饱满;对处于幼穗分化初期的夏制田块,可保持寸水;水分可降低穗层温度,提高穗层湿度,改善制种田间小气候,减轻高温热害。同时有条件的基地,高温期间可利用农用无人机喷施清水1-2次进行田间降温。
二、加强病虫害防治。
高温条件下,制种户对病虫害观测和调查次数减少,加之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易发。要根据农业部门发布的病虫害监测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和规律。杂交水稻春季制种重点防治稻飞虱、黑粉病和稻瘟病等。夏季制种做好田间管理,增施钾肥,促进壮秆,增强植株抗倒性,防治稻纵卷叶螟和钻心虫等,减轻病虫危害。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选择安全、对路、经济、高效、绿色的农药,适当加大用水量,保证合理的药剂浓度,减轻病虫损失。田间作业宜选择下午5点之后或上午9点之前进行,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减轻高温作业对人员危害。
三、及时预测调节花期。
高温条件下,杂交水稻夏制的父母本发育进度发生变化,生长发育进程更快,生育期缩短。因双亲对高温的反应不同,很容易造成花期不遇,要提早对花期进行及时预测,发现花期可能不遇,在幼穗分化3期前利用水、肥和激素等方法进行调控,保证花期相遇。
四、喷施叶面肥化学调控。
高温条件下,母本柱头活力下降,父本花粉活力降低,种子饱满度不够和异交结实率下降。春季制种抽穗扬花期可结合病虫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920”1~2g养花,增强和延缓花粉、柱头活力,减少高温对孕穗期花器的损害及抽穗扬花期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叶面肥调控可结合病虫害防治的药剂一起喷施,以减轻劳动强度,既控制病虫害,又减轻高温热害。
五、科学调节人工拉粉的时间和次数。
高温条件下,父本具有花时短、花粉量小且散失快,母本具花时早、花期短、柱头活力差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用父本花粉,提高异交结实率,制种户可提早首次人工拉粉的时间,比正常天气早1小时左右;可缩短每次间隔的时间,每次间隔时间15分钟左右;条件良好的基地,每天拉粉次数可增加1~2次。
六、及时收割,保障种子质量安全。
由于高温逼熟致使种子灌浆速度快、种子从产生到成熟的时间短,春季制种一般从授粉结束到种子收割的时间为24天左右,比正常天气提早2-3天。高温天气后,往往会伴随着强对流风暴天气,引起倒伏和穗发芽,因此,杂交水稻种子约8成熟时,及时收割,保障种子质量。(来源: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