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为解决农药不科学、不合理使用带来的作物药害、病虫抗性、农残超标、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有效控制农作物农药使用总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自2016年开始要求持续开展农药减量化行动,我省连续7年对农药减量增效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集成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科学安全用药等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化行动,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化有机统一。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在“十三·五”期间提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组织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明确了以“预防、综防、绿防、统防和安全科学用药”为重点的农药减量技术路线,要求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农药减量技术示范和推广。目前,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已在全国普及,并获得良好效果。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江西省农科院、南昌大学等单位合作实施长江流域水稻农药减量、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巴氏新小绥螨控制柑橘果蔬害螨等项目,在大面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主要集成推广稻田耕沤灭螟、灯光诱控害虫、信息素诱控害虫、保护利用天敌控害、稻田养鸭治虫控草、种子处理和秧田送嫁药预防病虫害、高效植保机械统防统治等七大技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三)提质增效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可减少高毒农药使用、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减少不合理农药使用。据统计,通过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江西省种植业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连续多年持续下降,2022年全省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下降了8.26%,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二、技术要点

1.稻田耕沤灭螟。在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赣南3月20日、赣中赣北3月下旬至4月初以前)翻耕冬闲水稻田,灌深水淹没稻桩,沤田7-10天日,可降低(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虫源基数,减轻早中稻大田螟虫发生(图1)。

图1稻田耕沤灭螟

图2稻田灯光诱控害虫

2.灯光诱控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稻田、果园、菜地、茶园每30-50亩安装一盏杀虫灯,诱杀多种等害虫成虫(图2)。

3.信息素诱控害虫。针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棉花棉铃虫、棉盲蝽,茶尺蠖,柑橘潜叶蛾、吸果夜蛾、小实蝇,蔬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实蝇,梨小食心虫,玉米草地贪夜蛾等害虫,选用持效期长的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雌雄交配,减少卵和幼虫发生量(图3)。

图3稻田信息素诱控害虫

4.保护利用天敌控害。田埂种植大豆、芝麻、波斯菊等显花植物,涵养保护寄生蜂等天敌,释放赤眼蜂,利用寄生蜂控制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桔园种植藿香蓟保护捕食螨,或人工释放捕食螨,控制柑桔害螨(图4)。

图4田埂种植显花植物保护天敌

5.稻田养鸭治虫控草。机插后15-20天或移栽后7-10天,即秧苗开始返青分蘖时,每亩放20日 龄左右的雏鸭7-10只,水稻抽穗时收回鸭子,通过鸭子取食活动,减轻田间杂草和稻飞虱、纹枯病发生(图5)。

图5稻田养鸭治虫控草

6.种子处理和秧田送嫁药。早稻种子用咪鲜胺浸种,减轻恶苗病发生;中晚稻种子用吡虫啉拌种,减轻稻蓟马、稻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送嫁药,预防和减轻分蘖期二化螟和稻瘟病(图6)。

图6秧田送嫁药


图7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病虫害

7.高效植保机械统防统治。由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应用植保无人机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防治病虫害,提高作业效率、喷雾质量、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图7)。

三、适宜区域

常规农作物种植区。

四、注意事项

1、耕沤灭螟、性诱剂和灯光诱杀、稻鸭共育、保护利用天敌等技术,应大面积连片应用。

2、不能将不同害虫性诱剂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3、生物农药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用,确保药效。

4、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

5、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五、技术依托单位

1.江西省农科院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莲塘中大道1738号

联系人:黄水金

联系电话:13970062479

电子邮箱:sjhuang@aliyun.com

2.南昌大学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联系人:夏斌

联系电话:13617915100

电子邮箱:xiabin9@163.com


【来源:厅科教处】



等级提示
该模块需登录查看
傲亚信息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