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区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双季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升级,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但双季稻区近年来水稻种植过程中人工和农资成本越来越高,轻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导致水稻种植中的工作效率和种植户的收益持续下降,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显得十分迫切。且随着近年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及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和我省“九大产业工程”和“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等项目的实施,双季稻区优质稻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优质稻虽品质和收购价高,但也普遍存在产量略低且抗倒性差等问题。

基于此,本技术以优质稻品种为基础,全程机械化技术为手段,实现耕、种、管、收、烘、秸秆处理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并将水稻生产各环节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从而使水稻达到优质增产目的的一项综合性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带动大批农户提升其水稻种植中的生产效率和种粮效益,减少劳力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核心技术“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2020年入选过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且自2018年至今,已连续5年作为农业部/江西省优质稻协同推广项目的三个核心技术之一。2018年以来在江西省40多个区县进行示范、推广和应用,获得良好效果。目前该技术还在我省双季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

多年来实践表明,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在双季稻区种植区亩均节本增收近200元,另外,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可以提升种粮大户的种植效率和工作效率,减少劳力成本和部分农资成本,显著提高种植主体的收益。

通过该技术在我省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对提高我省优质稻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减少劳力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二、技术要点

1.优质稻品种选择:优质早稻一般选择湘早籼45和株两优系列品种,或选用适合于加工米粉的早稻专用品种中嘉早17等。优质晚稻一般选择泰优398、赣香占1号、绿银占、野香优航1573、泰优390、万象优982、桃优香占等早、中熟优质稻品种。早稻和晚稻品种合理搭配,赣北、赣中、赣南地区两季生育期分别控制在215天、220天、230天以内。中稻可选用常规稻九香粘、美香新占、赣晚籼38(外引七号)、黄华占、赣晚籼37号(原名926)、赣晚籼30号(原名923)等,杂交稻嘉丰优2号、晶两优534、甬优1538等。

2.水稻工厂化(规模化)育秧技术:工厂化(规模化)育秧主要工艺流程为:晒种→选种→浸种→催芽→脱水→播种→覆土→叠盘暗化处理→增温出苗→绿化炼苗。

2.1秧盘和育秧基质:采用机插秧专用秧盘(长度58.0厘米、宽度23.5厘米)和水稻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早、晚稻每亩大田备足35-38张秧盘,中稻备足22-25张秧盘。

2.2用种量:早稻每亩大田准备杂交稻种2.25-2.5公斤或常规稻种子4.0-4.5公斤,中稻每亩大田准备撒种子1.0-1.5公斤或常规稻种子1.25-1.75公斤,晚稻每亩大田准备杂交稻种子2.0-2.25公斤或常规稻种子3.0-3.5公斤。

2.3播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中的有关要求。播前做好晒种、消毒和浸种工作,露白后采用流水线机械播种,然后堆盘暗化处理,出苗后摆盘上秧板或直接摆盘于秧板。

2.4秧田管理:早、晚稻宜采用大型钢结构拱棚集中育秧,早稻播种后膜内温度保持25-35℃,2叶1心期后揭膜炼苗,晚稻播种后将膜的四周揭起,防止高温烧苗。育秧期间保持秧板和盘土湿润,早稻苗期重点防治立枯病、恶苗病、绵腐病和青枯病等,晚稻苗期重点防治苗瘟、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

3.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使用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或旋耕机等机械对水田进行耕整,要求耕透熟土层,地面高度差不得超过3厘米,且土壤柔软无僵垡。

4.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

4.1本田准备:机插前,大田不施底肥,水整地精细平整,泥浆沉降时间以2-3天为宜,软硬适度,田面水清,用手划沟分开后合拢恢复为标准,水深不超过3厘米。

4.2栽插深度:根据大田软硬,调整好栽插深度,以“不漂不倒、越浅越好”为原则,浅插有利于水稻分蘖,栽插深度以1.5 -2.0厘米为宜,同时调整施肥器与插秧相对深度。

4.3肥料选择和用量:早稻可选择复合肥或水稻专用缓控肥等,晚稻宜选用晚稻专用缓控肥(10-10-16)并配施尿素8-10公斤/亩。肥料质量应符合NY/T 496的有关规定。

4.4叶龄和秧龄:早稻栽插叶龄为4叶1心期,秧龄控制在18-23天,中、晚稻栽插叶龄为3叶1心期,秧龄控制在15-20天。

4.5栽插密度:双季稻行距为25厘米,一季稻为25-30厘米。早稻栽插株距建议13厘米左右,杂交稻每穴栽3-4苗,常规稻每穴栽5-6苗。中、晚稻栽插株距建议为14厘米左右,杂交稻每穴栽2-3苗,常规稻每穴栽4-5苗。

图1  水稻机插

5.水稻机直播技术:

5.1本田准备:机直播作业前,大田在平整后机播前,适时放水沉实(早稻播前2-3天,一季稻播前1-2天),保持田面湿润,晴好天气、田脚硬及沙性土壤田块的推迟放,雨天、烂田提前放,以防止播种时雍泥。

5.2种子准备:机直播稻种应符合“白、干、净”的标准,否则影响机播质量和效率。白:指破胸露白为宜;净:处理后的种子干净,含杂率低,以排种顺畅不堵塞为标准;干:处理后的种子采用驱鸟鼠药剂拌种晾干。

5.3播种量和穴距:早稻杂交稻品种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常规稻为3.0-4.0公斤,杂交稻行距穴距为25×14厘米,常规稻行距穴距为25×12厘米;一季稻杂交稻亩用种量为1.25-1.5公斤,常规稻为2.0-3.0公斤,杂交稻行距穴距为25×16厘米,常规稻行距穴距为25×14厘米。空穴率不超过1%。

图2  水稻机直播

6.肥水管理:

6.1肥料运筹:施肥总量根据地力条件、品种特性和目标产量等综合确定。一般中等地力田块早、晚稻每亩施纯氮10-11公斤、磷(P2O5)4-6公斤、钾(K2O)6-10公斤,一季稻每亩增加纯氮2公斤。机插秧,氮肥按基肥:蘖肥:穗肥=4:3:3施用,磷肥全部用作基肥,钾肥按基肥:穗肥=5:5施用。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在移栽时或前1天、移栽后5-7天、倒2叶期施用。机直播时,基肥、苗肥、分蘖肥、穗肥分别在移栽时同步侧深施、播种后15-20天、播种后25-30天、倒2叶期施用。如果倒2叶期叶色不褪淡或褪淡不明显宜少施或不施穗肥。

6.2水分管理:机插后或机直播立苗后浅水护苗促早发,总苗数达到预定穗数80%时晒田,达到田中不陷脚,叶色褪淡,叶片挺起为止。复水后,保持干湿交替,其中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收割前5-7天断水。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7.水稻病虫草害机械化防治技术:水稻病虫草害机械化防治技术,使用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与合适的生物药剂和高效低毒药剂结合,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依据当地病虫情报,选用绿色生物农药为主,应严格执行NY/T393规定进行防治。病害主要以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为主,虫害以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为主。采用无人机低空低量喷施药剂,飞行高度(相对于作物冠层)宜为1-2米,飞行速度为4-6米/秒,作业宽幅3-4米。机插后5-7天,除草药剂与分蘖肥混匀后一起施用。

8.机械化收获技术:在水稻成熟度达到90%-95%时收割。水稻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粒、茎杆分离、谷粒清选、谷粒装袋(或随车卸粮)等工序。水稻收获时,留茬高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下。当水稻谷粒90%-95%变成金黄色、穗枝也变为黄色时,就进入收获时期,应在10天内完成机械收获。有露水或雨后作物潮湿时,不宜立即收割。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的损失率应小于3.5%,破碎率小于2.0%,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的损失率应小于2.5%,破碎率小于0.5%。

9.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9.1水稻秸秆粉碎混埋还田技术:工艺流程:水稻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旋耕整地→机械移栽。水稻收获时,将秸秆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洒覆盖于地表,割茬高度降低至≤15厘米,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0%,抛撒均匀度≥80%。旋耕整地作业,在旋碎土壤的同时,将地表秸秆旋入土壤中,秸秆覆盖率≥90%,地表平整,田面高差≤3厘米。同时,施用基肥的田块,可在旋耕埋草作业前,将基肥均匀撒施至地表。

9.2:水稻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工艺流程:水稻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翻耕→机械整地→机械移栽。水稻收获时,将秸秆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洒覆盖于地表,割茬高度降低至≤15厘米,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0%,抛撒均匀度≥80%。耕翻埋草作业,在翻耕土壤的同时,将地表秸秆翻埋至土壤中,耕翻深度满足当地农艺和土壤条件要求,秸秆覆盖率≥90%,断条率≥2次/米,立垡回垡率≤5%。注意:施用基肥但不与整地及移栽作业同时进行的,可在翻耕作业前,将基肥均匀撒施至地表。旋耕或耙耕碎土整地作业,将田块土垡旋或耙碎,旋、耙深度满足当地农艺要求,地表平整,田面高差≤3厘米。

10.机械化烘干技术:收获的稻谷采用稻谷烘干机按多段干燥和多段缓苏进行干燥降水。一般烘干时间为8-12小时,烘干温度为45-50℃。籼稻稻谷的水分控制在13.5%以下为宜,粳稻稻谷的水分控制在14.5%以下。进仓混合水分控制在25%以内,出仓时稻谷务必冷却缓苏。

三、适宜区域

江西省、湖南等双季水稻种植区。

四、注意事项

(一)品种选择:本技术应用于双季稻区应注意早稻和晚稻品种合理搭配,赣北、赣中、赣南地区两季生育期分别控制在215天、220天、230天以内。

(二)机插/机直播侧深施肥机械选择:按照作业行数,插秧机有4行、6行和8行3种类型;按照行走方式,插秧机有手扶式和乘座式2种类型,按照作业速度,插秧机有步进式和高速两种类型。步进式(手扶式,4行)价格便宜、小巧灵活、劳动强度大,乘坐式(高速,6行、8行)效率高、劳动强度小。高速乘座式插秧机较适宜机插侧深施肥技术,且只有高速乘座式直播机适宜机直播侧深施肥技术。

五、技术依托单位

(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北大道1738号省农科院创新大楼

邮政编码:330200

联系人:何虎

联系电话:0791-87090130,15870010328

电子邮箱:15870010328@163.com

(二)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359号江西省农业检验检测综合大楼416室

邮政编码:330046

联系人:孙明珠

联系电话:15979045429

电子信箱:sunmingzhu518@163.com


【来源:厅科教处】



等级提示
该模块需登录查看
傲亚信息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