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油菜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

作业前准备:
1.机具检查调试
检查各操纵装置功能是否正常。
检查传动链、张紧轮是否松动或损伤,运动是否灵活可靠。
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的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打滑。
检查重要部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割刀是否锋利。
检查割台、机架、脱粒部件等是否有磨损、变形。
检测机具籽粒输送部位的间隙,避免漏油菜籽粒。
发动机机油、冷却液是否适量;有无漏水、渗漏油现象;仪表板各指示是否正常。
如需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需配置秸秆切碎装置,并确保切碎刀片锋利。
要针对不同湿度的田块对履带张紧度进行调整,泥泞地块适当调紧一些,干燥地块适当调松,以提高机具通过能力,减少履带磨损。
2.作业田块检查
检查去除田里木桩、石块等硬杂物,了解田块的泥脚情况,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标识,以保证安全作业。
对地块中的沟渠、田埂、通道等予以平整,并将地里水井、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
3.试割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割,试割作业长度以30米左右为宜。
\"\"
确定适宜收获期
1.联合收获期的确定
全田90%以上的油菜角果颜色变成黄色或褐色,进入完熟期后,用3-5天完成收获。
2.分段收获期的确定
全田80%左右的油菜角果颜色变黄后可进行油菜割晒作业,就地晾晒5-7天后(遇雨可适当延长晾晒时间)进行捡拾脱粒作业。
3.选择适宜作业时段
做到“三割”“三不割”:露水干后割、阴天割、傍晚割;早晨带露水不割、中午高温不割、下雨天不割。
机收作业质量要求和测定方法
1.油菜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
\"\"
2.简易测定方法
测定区域长度应不小于20米,宽度应不小于3个作业幅宽,两端预备区不应小于15米。
在测区内等间距取3个测点,放置3个接样槽。在各测点选择适合的油菜株距,垂直作业方向贯穿收获机作业宽度铲出与接样槽相应的平底沟槽,将接样槽卧入其中,槽口与地面基本平齐,接样槽的一端与未割油菜端平齐,超出样机割幅宽度的另一端置于侧竖切割刀一侧。
当收获机满幅通过测区时,接样槽接取割台损失籽粒,接样袋接取收获机茎秆和清选排出物。
(1)取出掉落在接样槽内的所有籽粒和果荚,清选分离后称量得到测区内割台损失籽粒质量Wg,可按公式(1)计算:
\"\"
式中:Wg—测区内割台损失籽粒质量,单位为克;L—测区长度,单位为米;B—实际收割宽度,单位为米;S—接样槽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接样槽面积为槽内口宽度与收获机理论割幅宽度的乘积;Wi—第i个接样槽内籽粒质量,单位为克。
(2)在每个测区作业结束后,对接样袋内的物料进行筛分清选处理,对其中所含的油菜籽粒称重,得到脱粒、分离和清选损失籽粒总质量Wq。然后按照公式(2)计算测区的总损失率Ps。
\"\"
式中:Wg—测区内割台损失籽粒质量,单位为克;Wq—测区内脱粒、分离和清选损失籽粒总质量,单位为克;Wh—测区内收获籽粒总质量,单位为克。
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的措施
1.选择合适的收获方式和机具
联合收获:适用于成熟度一致、植株高度适中、倒伏少、裂角少的油菜品种。对于小规模、小田块、种植密度高的油菜或亩产15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建议采取联合收获方式。
机具首选油菜联合收获机,也可用谷物联合收割机加装强制分禾装置(侧竖割刀)、加长割台(加长30厘米左右)、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凹板筛脱粒间隙、清选风机风量、更换清选上筛、调整清选筛片开度等进行改制。
分段收获:适用于规模化种植且田块较大的油菜,以及植株高大、高产的移栽油菜,尤其是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宜采用分段收获方式。收获期多雨或有极端天气的地区。
分段收获时,先用油菜割晒机进行割倒并有序铺放;割后4-7天,选用装有油菜捡拾台的联合收获机及时进行捡拾脱粒作业;也可人工集中喂入油菜脱粒机或油菜籽收获机进行脱粒。
注意:油菜收获时,要求割茬高度一般在10-30厘米。
2.正确开出割道
作业前必须将要收割的地块四角进行人工收割,按照机车的前进方向割出一个机位。
\"\"
然后,正确开出割道。
\"\"
3.选择行走路线
四边收割法:适用于长和宽相近、面积较大的田块。
\"\"
注意:在四角转向时应注意割台或轮胎(履带)不要压到未割的油菜。
左旋向心收割法:适用于长宽相差较大、面积较小的田块。
\"\"
4.选择作业速度
机具作业速度只能选择中挡或低挡速度,严禁使用行走挡作业。
先放慢作业速度,少量依次作业,保持最大油门,逐步达到试割时的作业速度。
尽量保持机器直线行走,避免边割边转弯压倒部分油菜造成漏割,增加损失。
5.收割倒伏油菜
收割倒伏油菜时,应降低割台高度,将拨禾轮位置前移,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逆向或侧向作业并且降低作业速度,尽量减少漏割损失。
6.规范作业操作
油菜籽收割机应由专业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熟练机手进行操作,熟练掌握机具跨越障碍物、转弯、收割、行走、卸粮的操作要领,并按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及时进行保养和调整。
在作业中机手要定期检查机具运转情况和割茬高度、收割损失、清洁度和破碎率等作业质量。
熟练利用作业速度、割茬高度及割幅宽度来调整喂入量,使机器在额定负荷下工作,尽量降低夹带损失。
经常检查和清理凹板筛和清选筛的筛面,防止筛面阻塞造成清选损失。
机收过程中,若发现割刀刀片损坏或刀片间隙过大,应及时更换刀片或调整刀片间隙,以防造成成条漏割,增加损失。
7.在线监测
有条件的可在收割机上装配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在线监测装置。
机手根据在线监测装置提示的相关指标、曲线,适时调整作业速度、喂入量、留茬高度等作业状态参数,得到并保持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较理想的作业状态。
8.油菜籽处理及保存
遵循就近原则提前联系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到随收随烘。
含水率在10%以下的菜籽,可堆2米高存放于阴凉通风处,存放期1个月左右。
含水率在10%-13%的,矮堆或包装存放,只能保存1-3周。若长期存放,应将含水率降至8%以下。

培训与监督

1.开展收获技术培训

机手、种植户和从事收获质量监督的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油菜品种、籽粒含水率、种植模式、种植方式、收割地形等方面的农艺知识,掌握收割机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知识以及作业质量标准要求。
2.加强作业质量监督
鼓励种植户与机手签订收获作业损失协议,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可通过巡回检查监督作业损失等情况,并在损失偏大或出现其它不合乎要求情形时,要求机手调整,仍然不合要求的,应更换作业机器。
来源: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等级提示
该模块需登录查看
傲亚信息提供技术支持